“吃生泥鳅能养生”、“大蒜包治百病”、“吃生茄子能减肥”……近年来,随着中老年人保健养生一跃成为社会热点话题,开始有越来越多利欲熏心的人打着保健、养生旗号在老年人中招摇撞骗。近日,在北京“21世纪老年人体育报告会”上,体育社会学教授卢元镇就从张悟本、李一等事件引发思考,详细解读了老年人健身养生中陷阱、误区与对策。
老年人健身养生中的陷阱
卢元镇指出,在中老年人健身养生中主要存在一些陷阱,首当其冲的是普通食品、饮品被神化。“这些骗局往往以‘神秘化’为武器,以夸大疗效为诱饵,以一般粮食、蔬菜等食品为道具,疯狂敛财,给全社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老年人健身养生中的另一陷阱,则是被极度夸大的保健用品功能。其中包括各种胶囊、粉末、汁液以及各种冠以“老年人必备”的、价格不菲的似药非药的食品和众多巧立名目的仪器、器材、佩饰和石头。一项调查显示,有近六成的老人买过保健品,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老人此项消费数额在1000元至5000元之间。
老年人健身养生存在认识误区
除了客观上的陷阱外,健身养生市场混乱也源于中老年人主观上存在认识误区。卢元镇将认识误区归结为三点:错误认为健身养生可以立竿见影,包治百病;迷信健身养生的“权威”说教;健身养生的“从众”心态。
第一点误区,着实不难理解,目前有许多中老年人都错误地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应该与体育参与成正比,认为体育锻炼的时间越长越好,运动量越大越好,负荷强度越强越好,往往造成身体局部的疲劳,运动器官劳损。卢元镇说:“老年人希望通过健身养生活动,尽快地免除疾病的困扰,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事实上老年人的身体正在进行着退行性的变化,健身养生是应该伴随其晚年长期进行的,不能操之过急,而且是要通过医疗卫生、体育运动、平衡膳食与良好的生活方式综合治理才能实现。”
此外,当健身养生的信息严重不对称时,人们对“权威”说教的轻信,就很容易被不良商家利用。而当健身养生活动远离科学指导的时候,人们不假思索的选择则是“从众”。“20世纪60年代的甩手,70年代的打鸡血,80年代的喝红茶菌……这些非理性的‘群众运动’都具有群体无意识的性质。”
追根溯源 寻找对策
追根溯源,造成养生“陷阱”遍地,认识“误区”难以自拔的原因何在?
卢元镇认为,在当前中国社会各行各业中普遍存在不诚信现象的大环境下,老年人文化素质偏低,特别是医学知识不足,以及生活内容不丰富,退休后生活圈子缩小,容易在高科技的幌子下受骗;骗术高明化,手段隐蔽化;科普工作长期严重滞后等,都是造成老年人健身养生陷阱与误区的重要原因。
卢元镇表示,应对办法之一是需要体制解决,“政府部门要对这一现象进行综合治理”:要规范养生和保健行业,加大对各路“神仙”的打击力度;加大医疗卫生改革的力度,扭转大众“看病贵、看病难”的现状,扭转群众对“神仙”、“大师”的心理依赖;积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药品食品商品检验部门最好会同专家定期发表公告,将流行在社会上的养生用品、养生培训班的真实性公布于众。
此外,加大科普工作力度,关心老年人的养老生活,向他们提倡积极的、健康的、科学的、文明的休闲生活方式等都是解决老年人健身养生问题的必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