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薄荷的茎叶。我国南北均有产。栽培或野生。全国大部分产区每年收割2次(广东、广西温暖地区一年可收割3次),一般头刀在小暑至大暑间,二刀于寒露至霜降间,割取地上部分。将叶抖下另入,然后将茎喷洒清水,润透后切段,晒干,与叶和匀。生用。
常用名称:薄荷(是将植物薄荷的茎叶加工入药者,又称菝荷、蕃荷菜、金钱薄荷、猫儿薄荷、夜息花等)、南薄荷(因此药主产于我国南方一带,故而得名)、苏薄荷(因其以江苏苏州地区的产量最大,质量最优,奉为道地药材,故称苏薄荷)、二刀薄荷(栽培的薄荷一般一年收二茬,头茬一般用作提取薄荷油,二茬作药材用,故又称二刀薄荷)、薄荷叶(是指取原物植物之叶入药者,其长于行表而疏风透疹,常用于辛凉解表剂中)、薄荷梗(是指取原植物的梗入药者,其质量,长于下气宽中)、薄荷汁(是将新鲜薄荷经洗净捣烂绞汁入药者。其有清热凉血止痛之功,多外用)、薄荷露(是将新鲜薄荷茎叶经蒸馏而得的蒸馏液,若为薄荷>薄荷所得的芳香油,则称为薄荷油,二者性味均辛凉)
性状特点:茎方柱形,有对生分枝,长15-40CM,直径0.2-0.4CM,表面紫棕色或淡绿色,棱角处具茸毛,节间长2-5CM,质脆,断面白色,髓部中空。叶对生,有短柄,叶片皱缩卷曲,完整叶片展平后呈皱针形,卵状披针形,长加油状披针形至椭圆形,长2-7CM,宽1-3Cm,边缘在基部以上疏生粗大的牙齿状锯齿,侧脉5-6对,上表面深绿色,下表面灰绿色,两面均有柔毛,背面在放大镜下可见凹点状脾鳞。茎上部常有腑生的轮伞花序,花萼钏状,先端5齿裂,萼齿狭三角状钻形,微被柔毛,花冠多数存在,淡紫色。揉搓后有特殊香气,味辛凉。以叶多、色绿、气味浓者为佳。
性叶归经:辛、凉。归肺、肝经。
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辟秽气。
应用:
1、薄荷芳香辛散,凉以清热。主归肺肝二经,即能上行疏清肺卫之风热,又能下行疏肝经之部滞。其入膳宜广泛用于各年龄段人群春夏之季预防保健,尤可用于预防流行性病毒性感冒,入药则适用于治疗感冒风热,邪在卫分所致的恶风,头痛,咽喉肿痛,口鼻干燥,或头痛鼻塞,多喷嚏流涕,或温病初起所致的周身骨节疼痛,肌肤壮热无汗,背微恶寒,头痛,脉浮滑等症。
2、本品辛凉芳香,质轻浮散,尤善上行上面,清头目,通上窍,利咽喉,被誉为祛头风、利咽喉,通鼻窍的要切之药。尤适用于治疗风热上攻,头目郁闭所致的头痛身热,恶风畏冷,脑止昏疼,鼻塞声重,咳嗽痰多,质地清稀,或热毒上攻所致的咽喉肿痛,烦躁饮冷,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秘结,或风邪上犯,目睛受邪所致的目赤肿痛,隐涩眵多,昏暗羞明者等症
--------- 以上信息由养生网()通过网络资料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