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愈网

苍耳子|苍耳子的功效与作用

苍耳子


【功效分类】解表药;止痛药;宣肺药   【性味】味苦;甘;辛;性温;小毒。   ①《本经》:“味甘,温。”   ②《别录》:“苦。”   ③《品汇精要》:“味苦甘,性温,有小毒。”   【归经】入肺、肝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经。”   ②《玉楸药解》:“入足厥阴肝经。”   ③《本草求真》:“入肝、脾。”   ④《会约医镜》:“入肝、肾二经。”   【功效】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痒。   【主治】鼻渊;风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湿疹;疥癣。   【各家论述】   ①《神农本草经》:“主风头寒痛,风湿周痹,四肢拘挛痛,恶肉死肌。”   ②《本草拾遗》:“浸酒去风,补益。”   ③《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气,填髓,暖腰脚。治瘰疬、疥癣及瘙痒。”   ④《本草蒙筌》:“止头痛善通顶门,追风毒任在骨髓,杀疳虫湿匿。”   ⑤《本草正》:“治鼻渊。”   ⑥《本草备要》:“善发汗,散风湿,上通脑顶,下行足膝,外达皮肤。治头痛,目暗,齿痛,鼻渊,去刺,”   ⑦《玉楸药解》:“消肿开痹,泄风去湿。治疥疠风瘙瘾疹。”   ⑧《要药分剂》:“治鼻息。”   ⑨《会约医镜》:“疗诸痔。”   ⑩《本草再新》:“治目痛。”   ⑾《本草汇言》:枲耳实,通巅顶,去风湿之药也。甘能益血,苦能燥湿,温能通畅,故上中下一身风湿众病不可缺也。   ⑿《本草正义》:苍耳子,温和疏达,流利关节,宣通脉络,遍及孔窍肌肤而不偏干燥烈,乃主治风寒湿三气痹著之最有力而驯良者。又独能上达巅顶,疏通脑户之风寒,为头风病之要药。而无辛香走窜,升泄过度,耗散正气之虑。以视细辛、羌活等味,功用近似,而异其态度;即例以川芎、白芷等物之以气为胜者,犹难同日而语,但和缓有余,恐未易克日奏功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用药禁忌】   1.血虚之头痛、痹痛忌服。   2.《唐本草》:忌猪肉、马肉、米泔。   3.《本草从新》:散气耗血,虚人勿服。   【附注】   苍耳子:散风除湿,通鼻窍。用于风寒头痛,鼻渊流涕,风疹瘙痒,湿痹拘挛。   苍耳草:子宫出血,深部脓肿,麻风,皮肤湿疹。   苍耳全草亦供药用,治急、慢性胃肠炎,菌痢。   用量:苍耳子3~9g;苍耳草1~2两(30-60g)。

临床应用
  ①治疗腰腿痛   将苍耳子制成30%针剂,每次用2~4毫升于痛点注射,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用于腰部扭伤、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肥大性腰椎炎、腰椎隐裂等引起的腰腿痛计163例,总有效率达89%。奏效快者1次注射后即减轻,一般3~5次奏效。对急性腰部扭伤或腰肌苈损疗效较好;对由于骶椎隐裂及肥大性腰椎炎所致的腰痛,疗效不稳定。
   ②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   用药后多数患者症状消失或改善,或发作减少。鼻腔粘膜除少数由苍白变为轻度充血外,多数未发现明显变化。用法:苍耳子焙成深棕色后研粉,每次3~5克,日服3次,连服2周。或将粉末与蜂蜜混合制成丸剂(每丸含药粉3克),每次1~2丸,日服3次,连服2周,必要时可服3周至2个月。亦可将药粉用酒精浸提制成片剂(每片相当于原生药1.5克左右),每服2片,每日3次,连服2周左右。少数患者服药后有轻度腹泻、腹胀痛,以及轻微头痛、全身无力等。
  ③治疗慢性鼻炎   取苍耳子30~40个,轻轻捶破,放入清洁小铝杯中,加麻油1两,文火煮开,去苍耳,待冷后,倾入小瓶中备用。用时以棉签饱蘸药油涂鼻腔,每日2~3次,两周为一疗程。治疗207例,除3例无效、12例未坚持用药外,余均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随访时间最长的已达3年,未见复发。
   ④治疗疟疾   鲜苍耳子3两,洗净捣烂,加水煎15分钟,去渣,打入鸡蛋2~3个于药液内煮熟。于疟疾发作前将蛋与药液一次服下。如1次未愈,可按上法再服。
   ⑤治疗腮腺炎   苍耳子加水煎服,每日4次,连服3天。新生儿每天1钱,1~2岁1.5钱,以后每大2岁增加1.5钱,14岁以上1~1.5两。一般轻症服2~3天即可,重症可配合苍耳草叶捣敷患处。有合并症者宜配合其它疗法处理。
   ⑥治疗下肢溃疡   苍耳子炒黄研末2~4两,生猪板油4~6两,共捣如糊状。用时先用石灰水(石灰1斤,加开水8斤冲泡,静置1小时吸取上清液)洗净创面,揩干后涂上药膏,外用绷带包扎。冬季5~7天;夏季3天更换敷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