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1年12月20日,距离今年的冬至还有两天。冬至要来了,你准备好吃饺子了吗?
在民间有谚语说:“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也有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于是,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也不论你身处何方,饺子似乎都成了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
以前在学校的时候,每到冬至这一天,校园餐厅的饺子就大卖,往往供不应求。甚至还有些同学为了增添更多乐趣,而三五成群聚集在一块,自己动手包饺子,再下饺子。吃的津津有味,把冬至的气氛渲染的恰到好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习俗呢?
有记载说,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东汉时,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娇耳”医治冻疮。
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也有俗语说:“冬至大如年,一天长一线”。以前在上学时,地理老师告诉我们,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黑夜会慢慢变短。因此,不管是工作、学习还是休息,都应该有一个合理的调整与安排。
关于冬至总有说不完的话题,但想必“吃饺子”这个习俗是大家最记忆犹新的。不管是迎合节日气氛也好,或者真的能防冻耳朵也好,大家都在这一天快乐吃饺子吧。
(小编温馨提醒: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主要是因为“气始于冬至”。因为从冬季开始,生命活动开始由盛转衰,由动转静。此时科学养生有助于保证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冬至时节饮食宜多样,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食宜清淡,不宜吃浓浊、肥腻和过咸食品。冬天阳气日衰,脾喜温恶冷,因此宜食温热之品保护脾肾。吃饭宜少量多餐。应注意“三多三少”,即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多,糖类、脂肪、盐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