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对于都市中的我们来说,洗澡已经成为日常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有些爱干净的人士甚至偏激地认为一天不吃饭可以,但是不能一天没有沐浴……洗澡对于我们已不仅仅是清洁身体那么简单了,男人时不时地要桑拿一把,美眉们则热衷于熏香啊浴盐啊的。其实呢,洗澡的好处还真不少。洗澡不仅能清除汗垢油污,消除疲劳,舒筋活血,改善睡眠,提高皮肤的代谢功能和抗病力,而且通过温水的浸泡,能够治疗某些疾病。
洗澡的基本要点
次数:夏季人体分泌旺盛,出汗较多,每天应冲洗1次。而冬、春、秋季天气不热,洗澡的次数可因人而异。身体较胖和皮脂腺分泌旺盛者,可适当增加洗澡次数。老年人皮脂腺分泌减少,可适当减少洗澡次数。
水温:澡水的温度应与体温接近为宜,即35~37℃,若水温过高,会使全身表皮血管扩张,心脑血流量减少,发生缺氧。孕妇洗澡时的水温更要注意不要太高,以防发生胎儿缺氧,影响胎儿发育。夏季洗冷水澡要适度。洗澡水过冷会使皮肤毛孔突然紧闭,血管骤缩,体内的热量散发不出来。尤其是在炎热的夜晚,洗冷水澡后常会使人感到四肢无力,肩、膝酸痛和腹痛,甚至可成为关节炎及慢性胃肠疾病的诱发因素。一般夏季洗冷水澡的水温以不低于10℃为好。
时间:无论春夏秋冬,洗澡时间均不宜过长,每次洗澡时间以15~30分钟为宜,以防心脑缺氧、缺血。
肥皂: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的肥皂有4种。硬皂,含碱多,像洗衣皂;软皂,含碱量在25%以下,像各种香皂;过脂皂,不含碱;药皂。这4种肥皂功效各不同,适应的对象也不同。硬皂适用于油腻型皮肤的人,因为它泡沫丰富,去污力强;而软皂、过脂皂适用于干燥型皮肤及婴儿;不同类型的药皂具有消毒、抑菌作用,对皮肤病患者有一定疗效。如中老年人由于皮肤含水量偏低,经常搔痒,宜用含有石炭酸的药皂;油腻型皮肤和患痤疮的人可用含有硫磺的药皂;硼酸皂则适用于婴儿,因其皮肤薄嫩。
顺序:先洗脸,再洗身子,后洗头。当你进入淋浴房后,热水一开,就会产生腾腾蒸气,而人体的毛孔遇热会扩张,所以如果当你在此时没有先将脸洗干净,脸上积累了一天的脏东西,便会趁你毛孔大门开启之时,潜入你的毛孔。久而久之,你的毛孔便会被这些脏东西挤得越来越大,占据着本不应该属于它们的领地,你脸上的痘痘也会愈冒愈多,但绝不要相信别人对你说的“青春美丽疙瘩痘”。而头发在蒸气的氤氲中得以滋润,当全身清洗完毕后,洗头的最佳时刻即已来临。
洗澡的方法
全身:洗浴者应仰卧浸泡在浴盆或专门设计的矿泉浴池里,以水浸平乳头为佳。时间根据情况而定。水温42℃以上,入浴时间10-20分钟即可;水温35-37℃,浸泡时间可长达1小时以上。不管时间长短,均可配合水下按摩法,又称浴摩法,亦可用柔软毛刷轻轻刷摩局部。
半身:浴者半坐浴盆或浴池里,根据需要,水面平脐或平腰,浸泡在矿泉中。上身覆盖大毛巾,避免受凉。
淋浴:是指用特制水管喷射身体某一局部,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管口离皮肤约20厘米,逐渐移至15厘米,水温在40至50℃,每次喷射5分钟,随后入浴10分钟。现在,有些淋浴器喷出的水,是从不同的方向喷到身上的,实际上就是一种对穴位的‘按摩’。淋浴的好处有两点,一是预防交叉感染;二是对穴位的‘按摩’。现在的冲浪浴,水从不同的方向冲向人的身体,也是对穴位的‘按摩’。浴盆的好处是可以加入煎好的中草药。
浴中按摩:在浴池中浸浴五六分钟,同时对身体进行按摩。可利用静水的压力、水的浮力活动肢体及患部。洗浴时,可以结合按摩,比如搓背。搓背最好的工具是丝瓜络,它本身就是一味中药,具有通经活络的作用。还有中药中的海浮石,像粗砂轮一样,有祛痰的作用。尤其是老年人,一方面由于它比较硬,能搓掉脚跟的厚皮,另一方面祛痰化痰。这些天然的洗澡用具,比现在的化纤浴巾要好。
什么情况下不应洗澡
饱餐后和饥饿时不应洗澡。饱餐后洗澡,全身表皮血管被热水刺激扩张,较多的血液流向体表,腹腔血液供应相对减少,会影响消化吸收,引起低血糖,甚至虚脱、昏倒。
酒后不应洗澡。酒精会抑制肝脏活动,阻碍体内葡萄糖的恢复。而洗澡时,人体内的葡萄糖消耗会增多。酒后洗澡,血糖得不到及时补充,容易发生头晕、眼花、全身无力,严重时还可能发生低血糖昏迷。
劳动后不应立即洗澡。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后,均应休息片刻再洗澡,否则容易引起心脏、脑部供血不足,甚至发生晕厥。
血压过低时不应洗澡。在水温过高时,人的血管扩张,低血压的人易出现一时性脑供血不足,发生虚脱。
什么人不宜(常)洗澡
发烧时不应洗澡。当人的体温上升到38℃时,身体的热量消耗可增加20%,身体比较虚弱。此时洗澡,容易发生意外。另外,即使没有高烧,疾病在急性发展期最好也不洗澡。患严重心脏病、高度贫血、尿毒症、高压达180毫米汞柱以上的高血压、心肌梗死、急性肾炎、急性肝炎、外伤等患者都不宜洗澡。
脑血管病患者不宜常洗澡。洗澡时产生的热刺激,会使患者体内血流加速,进而增加血液对血管的压力。当血流通过某些局部病变部位时,容易发生血管破裂。
癫痫患者不宜常洗澡。洗澡时,由于大量的水蒸气被吸入体内,使得体内含氧量下降,加之机体排出的汗液增多,电解质平衡被打乱,易造成暂时性机能紊乱,诱发癫痫。
老年人洗澡不宜过频。老年人体力较弱,皮肤变薄,皮脂腺逐渐萎缩,洗澡过勤,皮肤容易变得干燥,引起瘙痒。洗澡时水温过高,体内热量不易散发,还易造成毛细血管扩张而引起大脑缺血,发生头晕,甚至晕倒。
小贴士
洗澡别搓澡:正常皮肤表面有由皮脂腺、汗腺分泌物及脱落的上皮细胞形成的酸性保护膜以及角质层,只有0.1毫米厚,呈弱酸性,但它却是阻止病菌和有害射线入侵人体的第一道防线。这层“死皮肤”更换速度缓慢,最快的也需要十多天。洗澡时如果用毛巾在肌肤上反复用力搓擦,很容易损伤皮肤,使表皮角化层过多脱落,皮肤就会变得干燥,甚至发生皮肤瘙痒,还会让病菌和有害射线乘虚而入,使人易患毛囊炎、疖肿等多种皮肤病。
洗澡时要注意防晕澡:预防的方法,首先要注意洗澡的时间不要太久,因为汗液不断地大量排泄,体内的各种营养物质也随之排出体外,从而造成体力的过度消耗,使人感到体倦乏力,甚至休克。
临睡前洗澡别洗头:临睡前再洗澡就别洗头了,就算要洗也得把头发吹干。要知道,长期湿着头发睡觉一是容易掉发,二是容易引起偏头痛,可千万小心哦!
洗澡前后要注意:浴前要用棉球堵住外耳道,避免污水进入耳道,引起中耳炎。每次洗浴后,应稍事休息,待体力恢复,热汗散尽,再离开浴室。
洗澡有助疾病治疗
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饭前30分钟入浴,用热水刺激胃部,待身体暖和后,再用热水在胸口周围喷水,每冲5秒休息1分钟,重复5次;池浴时,在40℃以下的热水中泡澡20—30分钟,同时进行腹式呼吸,然后用稍冷的水刺激腹部,能促进胃液分泌,提高食欲。胃酸过多、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者,在42℃左右的热水中浸泡3—4分钟,可控制胃酸的分泌,减轻和控制病情。
高血压:病人在39℃—40℃的温水中洗20—30分钟,血压可比澡前降低5—20毫米汞柱。
肌肉疼痛、脖子僵硬:在疼痛部位以40℃左右的热水喷5分钟左右。特别是容易疼痛的头、肩和腰部,可以边冲边做柔软运动,颈部前后左右转动,可促进血液循环。手脚经常冰冷者,可用冷、热水交替冲浴,使皮肤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先用热水,充分暖身后,再用冷水冲10秒。反复5遍。全身发冷时用热水冲浴肩部和膝盖以下。冲肩部时可将喷头固定,做肩部上下运动。冲脚时,边冲边做踏步运动。
急性腰痛:特别是因提重或受撞击而闪了腰的人,不宜马上洗澡,否则会加剧疼痛。应在疼痛缓解后,在42℃的热水中浸泡10—20分钟,有助于消炎、止痛。其他腰痛可用热水在腰部周边来回冲浴,最好边冲边做腰部伸屈运动。
足部浮肿:先用热水从脚尖往脚背来回冲浴。之后再用18℃左右的冷水冲同一地方约10秒钟,可边踏步边冲,重复5次。
脚部疲劳:以43℃的热水冲浴后脚踝和脚掌心部位各3分钟。
糖尿病:病人在40℃左右的温水中,其内脏功能降低,能有效地提高胰岛素的分泌。
心脏病:患者在洗澡时,把胸部以下的部位浸泡在40℃的温水中20分钟,能使末梢血管扩张,增加心脏的血液供应量,以防供血不足。
便秘:患者在洗澡时,用手掌在腹部按顺时针方向按摩,同时腹部一鼓一收地大口呼吸,用水淋浴腹部,可治疗慢性便秘并防治痔疮。神经性便秘时,沿着肠部用43℃的热水冲3分钟左右,再用25℃的温水冲10秒钟,反复5次,可让大肠的运作活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