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制订的身心健康新标准,除了“吃得快、睡得快、说得快、行得快、便得快”这些传统的内容外,特别加上了良好的个性方面的内容,即性格温柔和顺,没有经常性的压抑感和冲动感,良好的处世技巧、良好的人际关系等,这里特别强调的就是心理健康。
现实生活中,为保护我们的工作生活环境,需要及时清除建筑垃圾、生活垃圾;为创造我们的人际交往环境,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必须清除语言垃圾、文字垃圾、黄色垃圾;而给家庭生活和人们的健康带来很大危害,却并未被人们所普遍重视的情绪垃圾也同样在必须清除之列。
情绪垃圾指的是诸如失望、不满、嫉妒、焦虑、恍惚、怅惘、恐惧、忧郁、莫名其妙的烦恼不安等,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影响身心健康的不良情绪。
把这些不良情绪称为垃圾,是说它除了给自身带来痛苦之外,还会“传染”给他人。首先会受到“传染”的就是家人。
有些人在单位里、在社会上碰到烦心事,可以忍,可一回到家,便再也憋不住,就会把自己的烦恼一股脑儿冲着家里人发泄,似乎家里人就应该是出气筒,结果搞得一家人都跟着不高兴,破坏了家庭的欢乐气氛。
造成情绪垃圾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最主要的还源于我们的思维处世方式,包括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世间的客观事物。
现实生活中,“不如意者常八九”,要说烦恼、不满,那随时随地都会碰到,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各种矛盾关系、利益格局的变化确实会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困惑和烦恼,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尤其是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后,由于社会角色的转变和生活环境的变化,闲暇时间增多,情感交流圈相对缩小。
对离退休和晚年生活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科学的心理调试,难免会产生失落感和孤独感,更容易产生情绪垃圾,这就需要我们提高自身的承受能力和化解能力。
同样的事情,有些人只能忧心忡忡,整日萎靡不振,而有些人却能泰然处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关键还在于能以达观的态度对待烦恼和不幸,做到淡泊明志,让自己从烦恼不平中解脱出来。
人的心灵好比一座花园,要想心灵花园美丽,就得做一个辛勤的园丁,不仅要经常给花木施肥修剪,还要不断清除杂草,自己的心灵的花园全靠自己来经营,经常浇灌那些理想之花、仁爱之花、宽容之花、奋斗之花,经常除掉那些臃懒、自满和享乐的杂草。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健康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一起时时伴随在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