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愈网

养生抗衰补法简介

  补法也叫补益法。是针对人体气血阴阳,或某一些脏腑之虚损,运用补养作用的方药以消除各种虚弱症候,或扶正以祛邪,促进病证向愈的一种治疗大法。以《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的“衰者补之”、“损者益之”为其立法依据,选用补益药物为主,组成和方,藉以治疗脏腑功能衰退、气血精津亏损的方剂,称补益剂。补法以补虚为主,其作用在于补益人体气血阴阳的不足,协调阴阳的偏胜,使之归于平衡。对纯虚无邪者有扶弱补虚作用;而对正虚有邪的人,则有扶正祛邪之功。因此,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补法的运用,作为药物延年益寿的主要方法之一。

  补法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临床应用甚广,但由于虚症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之分,所以补法的具体运用,既有补气、补血、补阴、补阳之分,又有补心、补肝、补脾、补肺、补肾等之别;又根据邪正虚实的情况,有峻补、平补、温补、清补、食补之异;还有兼补、双补、补母生子之法。但常用的治法以补气、补血、补阴、补阳以及滋阴壮阳、阴阳并补、气血双补为主。现分述如下:

  (一)针对气血阴阳不足的补法

  1.补气

  适用于气虚所引起的症候。气虚是指全身或某脏腑的功能衰退所表现的症候,尤其是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生理功能的不足。久病、重病、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或劳倦过度、年老体弱,均可导致气的亏耗而产生气虚症。常见症候有: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少气懒言,语音低微,疲倦乏力,自汗,劳累后上述诸症加重,舌淡嫩,脉虚无力,或伴有脘腹坠胀,便意频数,久泻久痢,脱肛,子宫下垂,胃下垂等症。气虚为虚证中常见症候,但有五脏偏重不同,故补气亦有补心气、补肺气、补脾气、补肾气、补肝气等不同治法人参、北芪、灵芝、白术、党参、太子参、扁豆、淮山、大枣及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补气方药治疗。尚须指出的是,因少火生气,血为气之母,故补气时应区别不同情况,配以助阳药和补血药,则收效更佳。

  2.补血

  适用于血液亏虚所引起的症候。血虚临床亦甚常见,血虚的产生,可由失血过多或因脾胃虚弱生血不足;或为七情过度,暗耗阴血;或由瘀血阻络,新血不生等原因引起。多表现为面色苍白或萎黄,唇甲淡白,头晕目眩,心悸心慌,失眠健忘,手足发麻,舌淡,脉细无力,妇女月经少而色淡或经闭。临床上可选用当归、熟地、首乌、阿胶、白芍、龙眼肉及当归补血汤、四物汤、归脾汤等补血方药。但应注意,气为血帅,阳生阴长,故补血须不忘补气。

  3.补阴

  适用于阴精亏损或津液不足所引起的阴不制阳的阴虚症候。阴虚包括肺阴虚、胃阴虚、肾阴虚,一般多指肾阴虚。阴虚多由于久病、房劳过度等耗伤阴精;或热病后期,烧灼肾阴;或情志内伤,化火伤阴;或其他脏腑阴虚累及肾阴所致。必须为形体消瘦、咽于舌燥、健忘失眠、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午后潮热、颧红盗汗、尿短赤、舌红少苔、脉细数。可选用地黄、麦冬、沙参、玉竹、百合、石斛、女贞、龟板、鳖甲及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人参固本丸等补阴方药。

  阴虚亦为虚证中常见证候,其表现也很复杂。故补阴的要点重在分清病位,方能药证相对,收效显著。如不分清阴虚之所在,用滋肝阴的“一贯煎”去补肺阴虚,或用养胃阴的“益胃汤”去补肾阴虚,没有针对性,当然会影响效果。

  4.补阳

  适用于阳气不足所致的阳不制阴的阳虚症候。阳虚包括肾阳虚、脾阳虚、心阳虚等。“肾为先天之本”。一般阳虚多指肾阳虚。多由于素体阳虚,年高肾虚,或久病,房劳损耗肾阳所致。表现为机体反应低下,虚寒内生,代谢活动减弱,如畏寒肢冷、精神萎靡、口淡不渴、疲乏无力、腰膝酸软等或阳痿早泄、小便清长、舌质淡嫩、苔白,脉沉迟无力。可选用鹿茸、杜仲、巴戟、仙茅、续断、骨碎补、菟丝子、肉苁蓉及右归丸、理中汤、肾气丸、人参鹿茸丸等。

  5.气血双补

  适用于气虚和血虚同时存在的症候。“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和血都是人体内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关系极为密切。血病及气,气病及血,气虚可致血虚,血虚可致气虚。气血两虚多由久病不愈以致气血两伤;或先有血虚,无以化气,气随血脱;或先有气虚,无力生血,以致血亦不足。多有气虚和血虚的共同症候如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头晕目眩、心悸失眠、面色苍白或萎黄、舌质淡嫩、脉细无力等。可选用八珍汤、补中益气汤、十全大补汤等。

  (二)根据脏腑功能虚损的性质、类型和体质以及药物性味不同的补法

  除了针对气血阴阳不足,分别予以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等大法之外,还要根据脏腑功能虚损的性质、类型和体质特点,同时根据药性寒、热、温、凉、平等不同,在具体施补过程中,分别予以峻补、平补、温补、清补、缓补等不同补法:

  1.峻补法

  对危重病人需短时间内起到大补元气的进补方法,或者以量大、味厚、质浓的滋补药物,对虚损较甚的人进行滋补的方法。多用于抢救虚极或危重病人,以提高病人的抗病能力,度过濒危状态。一般用药味少、剂量大、效宏力专的药物。如气虚欲脱之危重症候,必用人参以扶危救脱。又如大出血后患者气随血脱,可重用“独参汤”、汗、吐、下后,出现阳气暴脱,手足厥冷,脉微欲绝,则需与温里药的附子并用,以达峻补阳气,益气固脱、救急扶危的效果。

  峻补法一般在应急时使用,但应注意不能长期应用过于滋腻的药物,否则可引起消化吸收障碍,损伤脾胃,产生相反作用。

  2.平补法

  对一般体质虚弱、病势较缓、病程较长的慢性疾病患者,采用平和温良的药物进行调理,以协调阴阳,补充气血不足,调整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提高机体抵抗力,增强体质的方法。平补一般采用补气、补血药物,多用于一般体虚、年老气血不足和各种慢性虚症,无偏寒、偏热之嫌,因此适应证较广。如气虚可选用黄芪、党参、白术、山药、甘草、大枣等。不可过于壅寒,以免滞气横中;血虚可选用当归、首乌、龙眼肉、柏子仁等;应用恰当,不宜过重,避免腻滞之弊。

  平补药物宜量小,配伍方剂,持之以恒,缓缓图功,常服调补。如脾虚挟湿的慢性腹泻患者,可用人参为主药的“参苓白术散”常服调补,达到益气健脾,渗湿止泻的功效。民间常用适量北芪、淮山、杞子三味作为药膳炖品的调料。亦属平补范畴。

  3.温法

  又叫“补阳法”。是应用温里药或以温里药为主的方剂,起到温里助阳,散寒通脉,温中补虚的一种调理方法,适用于虚寒病症和虚寒体质。多用性味温和,不燥不烈之品,做到温而勿伤阴,以维持阴阳相对平衡。如里虚寒症需温补者党参、砂仁、干姜、木香等,不宜过用大热燥烈之品。

  由于寒症常常是阳虚与寒邪并存,所以温法又常与补法配合应用。如“理中丸”对中焦虚寒的慢性腹泻起到温中祛寒、补气健脾的作用。

  4.清补法

  对温病后期、津液耗伤或久病阴虚热伏于里者,采用清虚热与滋阴并用的方法,具有清热滋阴生津的作用。多用于阴虚内热体质。清补要注意补益虚损、调整机能和养阴几个环节。如“养阴清肺汤”(生地、麦冬、玄参、贝母、丹皮、薄荷、白芍、甘草)、“增液汤”(玄参、麦冬、生地)和民间的“清补凉”均属此法。

  5.缓补法

  是持久服用小剂量补益药物,缓缓图功。这样的进补即使对于脾胃虚弱的人也能适应,如能持之以恒,必将对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大有裨益。

  (三)以补肾为主的抗衰老的补法

  临床上在具体运用补法时,常根据虚在何脏,直补其脏,如补养心血法、补益心气法、养肝柔血法、滋阴润肺法、温补肾阳法、补气健脾法、滋阴补肾法等具体治法,都是直补其脏之虚。若某些脏腑气、血、阴、阳同虚时,还应几法相兼进行治疗,可用脾肾双补、滋补肝肾、益气养阴(血)等法。还有人通过补虚调气血、补虚解诸郁、补虚和脏腑、补虚祛实邪等方法,消除虚弱症候、延缓衰老发生,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在众多补盎方法中,以调理脾胃和补肾最为重要,而补肾法为祖国医学抗衰老的主要方法。配伍形式:组成补益之方,应注意以下两种配伍形式。

  1.直接补法

  脾虚补脾,肾虚补肾,这种虚在何脏即补何脏的配伍形式,称为直接补益法。又称“正补”。如补养心血法、补益心气法、养血柔肝法、滋阴润肺法、补气健脾法、滋阴补肾法,温补肾阳法等具体治法,都是直补其脏之虚。若某些脏腑气血阴阳同虚时,还应几法相兼进行补益,可用脾肾双补、滋补肝肾、益气养阴等法。在组合方剂时,还要结合气血阴阳予于考虑。以心为例,就有心血虚、心气虚、心阴虚、心阳虚等不同证型。若不以五脏为纲,气血阴阳为目,详细辩证,则遣方用药仍然不能切中病情。

  2.间接补法

  某脏虚损不直接补某脏而补其相关之脏,称为间接补益法。即所谓“相生而补”。根据五脏相生关系予以补益,是对直接补益法的补充,它能扩大视野,使医生在使用补法时不仅可以选用直人某脏的药物,也可根据五脏相生的关系选药成为整体疗法。间接补益法有以下几种:即肺气虚而补脾的培土生金;肾水虚而补肺的金水相生;肝阴虚而补肾的滋水涵木;脾阳虚而补肾的补火生土。这些治法,是根据气血津液的生化输运需要五脏协同这一关系拟定的。因为,肺主的气来源于脾的谷气所化,肾主的水是随肺气输送而来;肝主的筋膜有赖肾水濡润,脾的运化有赖肾阳温煦。没有五脏协同也就不能完成气血津液的生化输运。利用这一联系,采用间接补益的配伍形式,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但是,应注意如下几点:

    补而勿滞。五脏功能减退,必然要影响气血津液运行不利,形成虚中挟滞。配伍补方应该注意补中寓通,补而勿滞。其中唯有补肾填精之方不在此例。以脾虚为例,脾主运化水湿,为精气长降之轴,脾虚每兼气郁湿滞,所以补气勿忘行气除湿。阴阳兼顾。气为阳,津血为阴。阴生于阳,阳生于阴,阴阳互为其根。一方虚损,常可导致对方的失衡。如肾阴虚久则累及。肾阳,肾阳虚也可累及肾阴,常成为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的肾阴阳两虚。因此,阳虚自宜补阳,但应兼补其阴,使阳有所生;阴虚自应补阴,但宜兼补其阳,使阴有所化,阴阳兼顾,补偏救弊,此即《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的意思。分补五脏。每一脏腑的生理功能不同,其虚损也各有特点。故《难经》提出了“五脏分补”之法;《景岳全书》也曾指出:“用补之法,则脏有阴阳,药有宜否。宜阳者必先于气,宜阴者必先乎精。凡阳虚多寒者,宜补以甘温,而清润之品非所宜;阴虚多热者,宜补以甘凉,而辛燥之类不可用。”以阴虚为例,由于五脏各有特点,施治理也就各有不同。肺阴气损,宜滋阴润肺;胃阴不足,宜益胃生津;心阴亏损,宜补益心阴;肝阴不足,宜滋水涵木;肾阴亏损,宜滋阴补肾。此外,补益药归经多人五脏,如补气药多归肺、脾、心;补血药多归心、肝;补阴药多人肝、肾;补阳药专主肾虚。就性味而言,补益类药大部分味甘(除少数补阳药外),甘味平和,又能缓急,调和、和中。甘温或甘平者多为补气、补血、补阳药;甘、微寒者多数为补阴药。例如,脾气虚常用甘、温,归脾经的白术;肾阳虚多用甘、温,归肾经的鹿茸;肺阴虚多选用甘、微寒,归肺经的沙参;心血亏损则常用甘、温,归心经的龙眼肉人药等。因此,临床上当视病情各有侧重,根据补益药物的性味、归经进行选择,才能发挥养生抗衰药物的最佳效应。

  (四)运用补法时的注意事项

  1.辨明致虚的原因、部位、性质。有的放矢,分别采用不同的补法

  虚证当补,气虚补气,血虚补血,阴虚补阴,阳虚补阳,无可非议。但因药性皆偏,益于此必损于彼,因此,更应掌握气血阴阳之间的鉴别诊断。气虚和阳虚都属于阳气不足,都有面色苍白,食少神疲,四肢乏力,舌淡、苔白、脉沉弱等症状,但气虚无寒象而阳虚则有之,即所谓“阳虚生内寒”。血虚和阴虚都属于阴血不足一类。都可以现眩晕、眼花、心悸、失眠等症。但血虚面色、唇口、舌质均呈淡白;阴虚面部、唇口舌质均呈红色;血虚一般无热象,阴虚则多见热象,即所谓“阴虚生内热”。为了进补不出差错,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作出属于那种虚证的诊断,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药补,以防止误补所引起的不良后果。

  2.辨明“邪正虚实”

  “虚”是精气亏损而不足,“实”是邪气盛而有余。故虚是体虚,实是邪实。进补是补其虚,补其不足,无虚象和不足症状者就不需进补。但临床上往往是虚证中多夹有实,实中多兼有虚,真虚假实和假虚真实的假象,常常使人难以辨析清楚。某些虚症的征象还与实症无异,更应仔细辨认,如当补反攻,则可能造成病情逆变,病上加病。因此,对于病虽属虚,而用补法有所顾忌者,如欲补气而于血有虚,欲补血又恐其碍气,欲补上而于下有碍,欲补下而于上有亏,或其证似虚非虚,似实非实,则可择甘润之品,用平补之法较为妥当。

  另外,运用补益药物时,即要注意“补其不足”,又要注意“补勿过偏”、“补而勿滞”。以脾虚为例,脾主运化水湿,为津气升降之轴,脾虚每兼气郁湿滞,所以补气勿忘行气除湿。还有,对邪实正虚而以邪气盛为主的患者,也当注意,如阴虚挟湿,或病邪尚未完全清除时,过早应用养阴滋肾补品,则助长湿邪,轻则病情迁延不愈,重则可能造成“误补益疾”,湿邪胶结的不良后果。正如古谚云:“药能中病,大黄圣剂;药不中病,人参亦鸠毒。”确是养生长寿铮言,极有道理。

  3.防止“闭门留寇”

  疾病的发生,是外邪侵人和正气不足所致。病邪犹如寇匪,常乘虚侵入人体,故有“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之说。病邪侵人人体时进行补虚,虚虽然补了,但关了门将病邪留在体内,很难驱逐。若错用补虚而忽视了祛邪,往往造成病邪迁延不愈。因为许多养生抗衰老的药物具有了抗利尿止泻、止汗等收敛作用,服后不利于病邪从大小便和毛孔排出,“邪无出处”滞留体内必定要兴风作浪。因此,当邪盛体虚时治疗首当祛邪,不可贸然进补,若必须进补,也应攻补同用,扶正祛邪,以免犯“闭门留寇”之戒。

  4.不可无虚滥补

  祖国医学进补的原则是“虚则补之”。补法作用缓和,能够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用之得当,可以振衰起废,延缓衰老。但如果无虚滥用补药,不但徒耗药物,浪费钱财,严重时还会导致阴阳失调及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受到扰乱。如补血药性多粘腻,过服会损伤脾胃;补阳药药性多偏温燥,常用助火劫阴,补阴太过,反而遏伤阳气,致使人体阴寒凝重,出现阴盛阳衰之候。就是无毒之药,性虽平和,但久用多用则气有偏胜。因此,关键是正确、合理地应用补法、补药。进补前,必须辨明虚实,以免遭受“无虚滥补”之殃;同时,注意“适可而止”。若唯虚是补,偏执一端,或迎合患者畏虚喜补之心理,滥施补剂或盲目进补,则会适得其反,为害尤甚。

  此外,还应根据个体差异掌握用药剂量。剂量太小,偶尔服之,难以奏效;用量太过,则补阴易伤阳气,补阳易损阴液。如过服“高丽参”常可出现口干,口苦,喉痛,头晕,甚至流鼻血等症状。因此,进补之前,必须明辨虚实,以免遭受“无虚滥补”之殃。

  5.注意“消补并用”

  寒证当温,热证当清,虚证当补,实证当攻,此为常法。但病有寒热交错、虚实夹杂,则应针对病情,审证加减,灵活处置,消补并用,如积聚与痰湿交阻,而又脾虚不运者,则宜消补并用。如《兰室秘藏》之“枳实消痞丸”,即为消痞和补脾并用之法。主治脾失健运,积滞内停,心下痞满,食欲不振,神气倦怠,或胸腹痞胀,食不消化,大便不畅者。方中既用枳实、厚朴、半夏、麦芽以行气宽胀,消痞除满,化食和胃;但气滞湿阻,皆因脾虚,故又用人参、茯苓、白术、甘草补气健脾,以助散结消痞之力,以消补并行之法,使攻不伤正,补不碍满,共成祛邪扶正之功。

  6.要审证进补

  “证”,即症候。就是根据身体表现出来的症状进行综合、分析,找出疾病的部位、性质、邪正盛衰,给予针对性的恰当的补益。人的健康与多方面因素有关。因此在应用补法时,要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分清寒热虚实,辨别急缓先后,如脾虚气滞患者,可先理气消导,而暂治其标,再缓图补脾以治其本。又如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等个体差异各不相同,补虚时亦有所不同。如有的人体质阳气偏盛,要慎用温补之法和温燥之药;有的人偏于阴虚,如补阴太过,易遏伤阳气,出现阴盛阳衰表现,因此,须慎用寒凉补品。婴幼儿为“纯阳之体”,阳热为多,温补之法和温补之品不宜使用,因此,红参、高丽参、鹿茸等温补药物不宜应用。还有,妇女产后多为气血亏损,老年人多见脾肾两虚等等,都应区别不同类型选择适当的补法和补品。

  7.注意“虚不受补”

  所谓“虚不受补”,是指虚弱的病人服用补益药物以后,出现咽干舌燥,烦躁不安,夜不能寐等虚火上炎表现以及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症状。其原因一是由于病人脾胃虚弱,消化吸收功能较差,而许多补益药物中阿胶、鱼胶、熟地等补血、补阴药比较腻滞,不易吸收,服用过多或应用不当时,反致气机壅滞,加重脾胃之虚,药力难行,体虚愈甚,故此时进补,要以运脾为先;其二,有些阴阳失调患者由于阴精亏耗,津液不足,阴虚火旺,神经系统功能不平衡,多表现交感神经兴奋,而许多补益药物(特别是人参、鹿茸等补阳和补气之品),能兴奋神经系统(尤其是交感神经),促使人体功能亢盛,导致原有的口干、烦躁、失眠、尿黄、便秘等虚火症状加重。因此,在服用养生抗衰药物时,应根据虚症的不同类型,分别选用益气、助阳、养血、滋阴等不同补益药物。同时,必须注意保护脾胃,如脾胃虚弱者,应首先健脾和中、调和胃气,以提高消化吸收功能,然后再予进补;对阴虚火旺之证,不可一味温补,应以滋养阴液为主,否则火上加油,使火愈甚;对阴阳失调患者,切忌盲目使用温补药物,应先调整阴阳平衡,如以养阴清热方药调理后再行进补,才能收到补而有益的效果。

  总之,对“虚不受补”者,如拟用补,更应当以平补为宦。

  8.补益药物要选用得当

  补益药物能扶弱补虚,扶正祛邪,但同时亦难免有一些不良反应,大凡有益于阳虚者,必不利于阴;有益于阴虚者,必不利于阳。因此,必须合理选用。

  下面,介绍几种补益药物的应用:

    补气药。阴虚有热者可选用生晒参而忌用红参或高丽参;阳虚内寒者则首选红参或高丽参。服补气药如出现气滞、胸闷、腹胀、食欲不振,可适当配伍理气药如陈皮、枳实等。补阳药。肾阳为元阳,“命门为元气之根”。所以补阳药以补肾阳为主,其余四脏阳虚者,亦常配酒补肾阳之药以治之。但应注意阴虚内热者忌用;阴阳俱虚者则应阴中求阳。补血药。药性多粘腻,故脾虚湿盛者(脘腹胀满、食少便溏等)宜慎用。bN药。此类药大多甘寒滋腻,甘寒易伤脾胃,所以脾虚湿盛者慎用。

  9.注意煎服方法

  养生抗衰老药物含有多种有效成分,怎样发挥药性及其疗效,往往与煎服之法有密切关系。因此,有必要了解养生抗衰老药物煎服的一些方法:

    煎药要用砂锅。砂锅受热均匀,不会使药物的有效成分起化学变化。如果没有砂锅,可用铝锅、钢精锅代替,但不能用铁锅或其他金属锅,以免破坏药中的化学成分,或生成有害物质危害健康。养生抗衰老药物多为植物的根、茎块,质地致密,因此应先泡后煎。即煎药之前,将药物放在锅水中浸泡20~30分钟左右,便于药物浸透,使有效成分渗出。一些贝壳类、骨质类补益药物如龟板、鳖甲、石决明等,须打碎先煎半小时后才下其他药物;人参、羚羊角又需另煎,以避免有效成分在煎煮过程中被其他药物吸收;还有些含胶质粘性大、易溶易粘锅与煎焦的药物如阿胶、鹿角胶、龟板胶等,需要单独加温溶化或隔水炖,使之烊化。煎煮补药,火力不宜太猛,宜文火久煎,水开后再煎40~60分钟左右,务使药味尽出,这样能使药物有效成分充分溶于水中,更好发挥药力。加盖煎熬。为使药物煎透,煎药时最好加盖。特别是养生抗衰老药中的贵重药如人参、鹿茸、冬虫夏革等更应严密封闭。制成丸、散者宜久服,久服方显其效。内服丸、散可用温开水吞服,加酒是为其升提宣通,用淡盐水送服是为了引药入肾。

  服用养生抗衰药物的时间也颇有讲究。不同药物各有不同的特点,在某一特定时间服用,才会发挥最佳的疗效。因此,必须根据病情和药性而定。如补肾药、利水行湿药在早晨起床后服用为宜;补养、健脾药以饭前空腹为佳,有利吸收。入夜宜服滋阴养血药;卧前宜服宁神安眠药等等。归纳起来大致有三个原则:

一是升提外透药物,宜于午前服用;通泄下降的药物,宜在午后服用。二是温阳补气的药物,宜于清晨至午前服用;而滋阴养血的药物,宜于入夜服用。三是祛除阳分、气分之邪的药物,宜于清晨服用;而清泄阴分之火的药物,宜于入夜服用。

  10.慎用重剂

  补法有峻缓,应量证而用。中老年人气血渐衰,不能承受重剂,若误用重剂,常可能出现腹胀、厌食、呕吐、烦躁等不良反应。因此,服用养生抗衰类药物时,总的剂量要小。为保证用药安全,一般应从小量开始,获效后不可急于求成,不宜猛增剂量。特别是老年人用药,一般用量应为常用量的一半或五分之三比较适宜。长期小剂量坚持服用养生抗衰药物,才能有效地延缓机体的衰老而避免发生药物的毒副作用。

  此外,中老年人养生抗衰的选药宜平和。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五脏日衰,应急、解毒和排毒能力减弱,对药物的耐受性也随之降低,一些祛病抗老药物如服用不当,常能克伐脏腑,损伤正气,甚至造成中毒。所以中老年人养生进补,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那些药性平和、疗效可靠、毒副作用较小的延缓衰老药物,特别是内伤杂病,多宜缓补、平补,选方遣药,不求速效,避免偏激,比如筑基建屋,须积以时日,逐渐收功.切勿急于求成,招惹事故。

  本文章来自专家团 转载请注明出处:养生频道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