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疾病的影像诊断传统方法主要采取X线摄影和超声检查,但往往受分辨率及病变部位等因素的限制而有一定的局限性。近20年,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MRI)的发展,乳腺MRI已成为乳腺影像检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将钼靶、MRI技术相结合,探讨其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旨在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7年10月~2009年4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进行乳腺癌手术的患者30例,均行X线钼靶检查及MRI检查,经手术治疗后并获得病理结果。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7~73岁,平均47岁。
1.2 方法
本研究使用GE普通型钼靶机及GE1.5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钼靶摄片采用头尾位、侧斜位。磁共振扫描采用FSET1WI、T2WI加脂肪抑制横断位扫描,动态增强采用二维快速梯度回波序列(2DFSPGR)加脂肪抑制T1WI轴位扫描,对比剂采用Gd-DTPA,用量为20 ml,以2 ml/s的速度快速推注,继而用同样速度注射20 ml生理盐水。注射前先扫描蒙片,包括蒙片在内共扫描10个期相,单期扫描层数104层,单期扫描时间为66 s,共扫描时间为660 s。
2 结果
2.1 X线钼靶检查结果
30例乳腺癌患者的病灶中,21例表现为单发密度增高肿块影,其中20例边缘呈分叶状或有毛刺状,边界欠清;3例边界清晰,边缘光整;11例肿块内同时伴有成簇细小钙化,6例表现为成簇细小钙化,无明显肿块影。5例见局限性皮肤增厚,4例见乳头凹陷。5例共9枚腋下淋巴结肿大。
2.2MRI检查结果
MRI检查乳腺癌患者的病灶多表现为边缘不规则、有毛刺肿块,T1WI为低信号,T2WI及STIR呈稍高信号,病灶内部信号不均匀,增强后显著强化,多呈不均匀强化。其中边缘毛刺状23例,分叶状5例,不规则7例,边缘光整1例;边界清晰3例,模糊26例;内部结构均匀4例,不均匀19例,其中环形强化5例。7例见局限性皮肤增厚,4例见乳头凹陷。腋下淋巴结肿大5例共13枚。25例乳腺癌病灶的信号强度-时间曲线中,11例呈Ⅱ型曲线,14例呈Ⅲ型曲线,无Ⅰ型曲线。
2.3 30例乳腺癌患者检查情况分析
本组30例乳腺癌患者,浸润性乳腺癌27例,导管原位癌2例,小叶原位癌1例。30例患者行钼靶检查,检出肿块26例(83.7%),肿块钙化4例(13.3%),出现毛刺征或星芒征20例(66.7%),经钼靶确诊乳腺癌25例(83.3%)。行MRI检出肿块32例(100%),2例呈不规则异常强化(6.7%),出现毛刺征或星芒征23例(76.7%),经MRI确诊乳腺癌27例(92.7%),结合钼靶及MRI影像特征,确诊乳腺癌29例(96.7%)。
3 讨论
乳腺X线钼靶摄影是乳腺疾病传统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广泛应用于乳腺普查及乳腺癌的诊断。近年来,MRI被广泛应用于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丰富了乳腺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手段。系统、定量的评价这两种检查方法各自的诊断准确率及诊断特点,能为乳腺疾病影像学诊断手段的选择及检查结果的临床应用提供有价值的指导。
乳腺X线摄影作为传统的乳腺检查方法,通过肿块的形态学征象:病变的形状(类圆形,分叶状,星状,不规则形),边界(清晰,模糊),毛刺征,钙化,伴随征象(乳头凹陷,皮肤增厚)等几个方面征象的分析,乳腺X线钼靶摄影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乳腺肿块的大小形态、边缘浸润及钙化情况,对乳腺癌的诊断有重要意义。乳腺癌的典型微小钙化特点为数量多、密集、密度浓淡不均,粗细不一,多如砂砾状,可位于肿块内或肿块外,多沿导管走向分布。本组病例中,11例病灶显示有成簇钙化,其中6例病灶显示未见明显肿块影,仅以成簇微小钙化为唯一表现。由于摄片方式及范围的限制,X线摄影仍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局限性:①对发生在致密型乳腺内或位于乳腺高位、深位的乳腺癌可出现漏诊;②对于发生在重度乳腺增生基础上并发的小乳腺癌,增生可掩盖乳腺癌而漏诊;③对肿块的大小估计不足;④无法了解肿瘤的血供情况。本组病例中有2例患者因乳腺致密、肿块较小而漏检,后经MRI检查检出。
乳腺MRI检查因其特殊的成像原理,对软组织有着较高的分辨率,在乳腺疾病的诊断中具有以下优势:①对发现乳腺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②三维成像使病灶定位更准确;③对乳腺高位、深位病灶显示较好;④对多中心、多灶性病变检出较为敏感;⑤双乳同时成像,无辐射。MRI通过分析以下资料对乳腺肿块进行定性诊断:①病变信号强度,判断病灶T1WI、T2WI的信号为高信号、等信号、低信号及混杂信号;②增强形式,点片状强化,线样强化,均匀或不均匀强化以及有无周边环状强化、内部分隔等;③信号-时间强度曲线,按照不同时间的强化值绘制病变强化的信号-时间曲线,以显示病变的血液动力学改变。病灶早期强化速率快而明显,
中晚期强化速率明显降低,表现为抛物线样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模式,一般被考虑为恶性肿瘤。本组1例黏液癌,肿块边界清晰、无明显分叶,钼靶疑似良性肿瘤,经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肿块呈不均匀强化,时间-密度曲线呈速升缓降型,确诊为乳腺癌。本组6例导管原位癌中3例无明显钙化,行MRI检查,2例表现为不规则异常信号组织(星芒状混杂信号),1例无明显异常。磁共振检查因其具有较高的组织分辨率,可以更好地显示病变组织的异常结构和形态。磁共振检查也具有局限性:对钙化显示不佳;检查费用较高、时间较长。MRI对钙化不敏感,这些微小钙化往往与早期导管原位癌(DICS)相联系,而钼靶能充分地显示这些微小钙化[8]。
将乳腺X线钼靶摄影与MRI技术相结合可大大提高乳腺癌诊断的准确率,本组将两种检查方法相结合,可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至96.5%,对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着重大意义。
X线摄影操作简单,价格低廉,能清晰显示微小钙化、微细结构和一些临床难以触摸的小病灶,适合于年龄较大或腺体致密性较低的患者,仍为诊断乳腺癌及乳腺普查的主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MRI具有无放射性损伤、多平面多序列成像等优点,在乳腺疾病的诊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MRI动态增强参数特征与肿瘤的形态学特点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可进一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率。MRI对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准确率明显高于乳腺X线摄影。MRI对乳腺病变的检出率和定性价值是目前其他影像检查所不能取代的。
将乳腺X线钼靶摄影与MRI技术相结合的诊断方法,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完整、准确的资料。临床应用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检查方式或两者结合,以降低检查费用,方便患者,提高诊断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