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推拿,又称“按摩”、“按跷”、“导引”、“案扤”、“摩消”等。是依据中医理论,在体表特定部位施以各种手法,或配合某些肢体活动,来恢復或改善身体机能的方法。按摩推拿是人类最古老的疗法之一,属中医学重要部分。
中医推拿简便安全,疗效显着,一直被广泛应用。
据文献记载,中医按摩发源于河南洛阳区。早在秦汉时期已有专着《黄帝岐伯按摩十卷》,说明秦汉以前,按摩已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医疗手段。虽然该书早已失传,幸而同期完成的经典《黄帝内经》中,亦有不少相关章节;对于按摩起源、手法、临床应用、适应症、治疗原理都有阐述。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最先提倡“膏摩”疗法,即将配製好的膏药涂抹在患者体表,然后用手法在其上抚摩擦揉,具有手法与药用双重作用,这不仅提高疗效,亦扩大了按摩的应用範畴。
魏晋南北朝时期,膏摩疗法进一步发展。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首次为膏摩的药方、辨証和製造方法等作系统总结。陶弘景又在《养性延命录》中,介绍了啄齿、熨眼、按目、牵耳、梳头、摩面、擦身等成套导引、按摩动作。成为后世养生保健、疾病自疗之自我推拿法源头。
隋唐时期是中医推拿的盛世。宫廷太医署正式设立按摩专科,并把按摩专业分级为按摩博士、按摩师、按摩工等,主理按摩教学和治疗工作。此时的按摩基础理论、诊断技术及治疗方面都已发展到相当水平,可以认为近代推拿的雏型经已形成。另外,由于经济、文化、交通发达,对外交流频繁,推拿也随中医学传入朝鲜、日本、阿拉伯等。
宋金元时期,按摩运用範畴扩大。由于其间战争频繁,跌打损伤较多,孕育了后世正骨推拿分科。为了更好地推广和应用按摩导引方法,医生开始习武,一方面是为了提昇体质,一方面也希望通过习武给患者提供新的内容。将按摩导引与武术结合,对后世按摩发展有很大影响。
明代的按摩治疗非常盛行。按摩属十叁个医学科目之一,太医院设有按摩科,针对内科、儿科、骨伤科等疾病。在小儿治疗方面,当时积累了很多经验和理论知识,形成了独有的小儿推拿体系。着名小儿推拿专着相继问世,如《小儿按摩经》、《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小儿推拿秘诀》等。“推拿”这一名称也是由此时开始。另外,以成人为对象的民间按摩开始活跃,称为摸先生。
清代的医院虽不设推拿科,但由于疗效显着,不论在官方还是民间,仍广泛应用,专着发表很多。如熊应雄《小儿推拿广意》、骆如龙《幼科推拿秘书》、钱怀村《小儿推拿直录》、夏云集《保赤推拿法》。《医宗金鉴》对推拿手法治疗骨伤疾病作了较系统的总结,将摸、接、端、提、按、摩、推、拿列为伤科八法,确立了正骨推拿的分科。
清末民国时期,中医发展几乎停顿。推拿受到比其它中医专科更为严重的摧残和压制,一些有识之士不愿意学习推拿,许多正骨推拿医师文化水平不高,以致得不到承认。推拿专业更受官方抵制,只能在民间流行。虽然如此,推拿简便有效,在民间继续有一定的发展,形成许多流派。如在一指禅推拿的基础上,逐渐形成滚法推拿;在练功和武术的基础上,发展了平推法推拿或称为内功推拿。
1949年以后,中医推拿疗法再度受重视。许多医疗机构重新设有按摩科或正骨科,培养不少专业人材。开始整理历史文献,研究作用和治疗原理,用现代方法来对推拿手法进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