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愈网

jiankang 健康简介

  jiankang 健康简介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因此,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健康是生活质量的基础;健康是人类自我觉醒的重要方面;健康是生命存在的最佳状态,有着丰富深蕴的内涵。

  健康的十项标准

  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健康所下的正式定义/衡量是否健康的十项标准:

  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的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1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

  2.良好的休息习惯,睡眠良好;

  3.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变化;

  4.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的抵抗力;

  5.体重适当,体态均匀,身体各部位比例协调;

  6.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7.牙齿洁白,无缺损,无疼痛感,牙龈正常,无蛀牙;

  8.头发光洁,无头屑;

  9.肌肤有光泽,有弹性,走路轻松,有活力。

  10. 足趾活动性好,足弓弹性好,肌肉平衡能力好,脚且没有疼痛、没有拇外翻。

  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病痛,而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也就是说健康的人要有强壮的体魄和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并能与其所处的社会及自然环境保持协调的关系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健康概念的演变  健康的英文是:health。在一些词典中,“健康”通常被简单扼要地定义为“机体处于正常运作状态,没有疾病”。 这是传统的健康概念。通常我们确实是把疾病看成是机体受到干扰,导致功能下降,生活质量受到损害(主要由肉体疼痛引起)或早亡。

  在《辞海》中健康的概念是:“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劳动

  健康食物效能的状态。通常用人体测量、体格检查和各种生理指标来衡量。”这种提法要比“健康就是没有病”完善些,但仍然是把人作为生物有机体来对待,因为它虽然提出了“劳动效能”这一概念,但仍未把人当作社会人来对待。对健康的这种认识,在生物医学模式时代被公认是正确的。

  在我们的词典里,为什么会对健康有上述的注释呢?其原因不外乎是两方面的,一是编写词典的作者,根本不知道世界卫生组织在1946年就有对“健康”的定义;二是他自己对健康的认识就是如此。应该说“害人不浅”。然而,话也说回来,一般大众的认识,健康就是“机体处于正常运作状态,没有疾病”,这个概念,在当时是被广大群众所认可和接受的,其中包括医疗工作者。因为,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对“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上的完好状态”处于无知的状态。直到近几年改革开放后才开始重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对健康的影响。有位上世纪六十年代医科大学毕业的医生告诉我,他们在校学习的时候有两门课没有好好地学,一门是营养学,另一门就是心理卫生。营养学没有好好学的原因,是当时连肚子都吃不饱,还谈什么营养?至于心理卫生那是唯心主义的东西。

  关于健康和疾病的概念,《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1985年中文版的定义是:“健康,使个体能长时期地适应环境的身体、情绪、精神及社交方面的能力。”“疾病,是以产生症状或体征的异常生理或心理状态”,是“人体在致病因素的影响下,器官组织的形态,功能偏离正常标准的状态。”“健康可用可测量的数值(如身高、体重、体温、脉搏、血压、视力等)来衡量,但其标准很难掌握。”这一概念虽然在定义中提到心理因素,但在测量和疾病分类方面没有具体内容。可以说这是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过渡过程中的产物。一方面,这种转化尚缺乏足够的临床实践资料提供理论的概括;另一方面撰写者虽然接受了新的医学模式的思想,但难以作进一步的理论探讨。

  因此,它还没有达到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时在它的宪章中所提到的健康概念:“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Health is a state of complete physical,mental and social well-being and not merely the absence of disease or infirmity.)WHO1948.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