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以补肾为主
据五邑中医院中医内科的唐兴荣主任介绍,秋季以养肺为主,而入冬后以补肾为主。此时最重要是补肾阴,调肾阳,不建议进行大补,并且进行食补时要因人而异,男女老少的食补方式各不相同。
中医认为,肾有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主水液代谢等功能,是“先天之本”。肾亏精损是引起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冬天气温较低,肾脏是人体温煦的脏器,很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袭。
据悉,肾虚病有阴虚、阳虚之分。对人体各个脏腑起滋补、润泽作用的称之为肾阴;对各个脏腑活动起温煦、推动作用的称为肾阳。肾阴虚者,常见有肺热、咽燥、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苔偏红等症状。肾阳虚者,常见有肢体胃寒、精神萎靡、腰酸耳鸣、舌淡、体胖等症状。
体质决定进补方式
进入冬季后,肾虚之人通过饮食调养,效果较好。“此时主要是补肾阳、调肾阴,不建议用太温燥的食物进行大补。”唐主任说,例如鹿茸、肉桂、附子、仙灵脾等这些皆属于大热之物,易伤肾阴。“患有高血压或者痰湿重的老年尤其不适合这些大热之物。此类食物适合怕寒体质者。”
平素畏热的人,即火热体质者冬季调养以养阴为主,兔肉、猫肉是比较好的选择,因为它们都有滋阴健脾和补肾的功效。“可以加入白萝卜、生姜、陈皮一起炖煮。”唐主任说,火热体质者如果食补得不恰当,例如摄入过多温热性质的食物,很容易引发上火,出现口干舌燥、口苦等症状。
大补、平补其实是食补中的两种方法。唐主任解释,食补又可分为:平补、清补、温补和大补。平补是指性气平和,各类体质都可食用的食物,例如谷类、豆类、乳类、水果和蔬菜类;清补是以寒凉食物为主,这类食物有绿豆、百合、黄瓜,其起到的是清热解暑、健脾利湿的功效;温补主要是一些食性比较温热的食物,例如羊肉、狗肉、桂圆以及葱姜辛辣之品;而大补主要适用于阴虚、阳虚或者阴阳皆虚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