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十六字释疰夏
2012年05月28日
高发期:芒种、夏至、小暑
春温、夏热、秋凉、冬寒,一年四季更迭。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自然万物演化。生活在天地间的人,只有顺应其变化才能维持体内外环境的协调统一,防患于未然。夏季是万物生长繁茂的季节,具有阳气壮盛,天地气蒸的特征,也是阴阳之气转换之时。古人认为其“阴气内伏,暑毒外蒸”的特点,最易引发“阳泄于外,湿蕴于内”的,疰夏就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
食给予易消化、富含营养的清淡,如鸡蛋、牛奶。必须强调的是,少吃冷饮。孩子的食物,开胃和好看也很重要。不妨将颜色鲜艳的柳橙、苹果、芒果等水果入菜。
住居室要通风凉爽。阳光直射的窗户,可挂一竹帘或质地稍厚的窗帘,以减少太阳。清晨和傍晚可适当通风,使室内空气新鲜。
行烈日当空,不要带小孩外出,晨晚间凉爽时可带小儿外出呼吸新鲜空气。每日洗2次温水澡,水温应比婴儿体温低2℃~3℃,每次20~30分钟,以促进热量的散发。
补补充水分和盐分,鼓励孩子多喝些温的淡盐开水及清凉,如绿豆汤、银耳汤、绿豆百合汤、莲子汤、金银花露、杭白菊茶等。
热毛病,莫冷治
“疰夏,不就是热出来的毛病吗?我就来个热病冷治。”许多人出现了疰夏症状后,往往抱着这样的想法,冰绿豆汤当茶喝,冰西瓜一顿半个,空调日夜吹强风。一段时间下来,却发现失眠、精神萎靡等症状非但没好,反而变本加厉,甚至添上腹泻的毛病。
其实,疰夏固然是因为体内湿热过重引起的,但盲目饮食,以冷攻热,很可能物极必反。吃太多冰品,一下子关闭了人体最大的排热系统———汗腺,即使西瓜、绿豆汤再清热利尿,然而在强冷刺激下,汗流不出来,内热会更重。
相关阅读